今日,科创综指ETF(认购代码:589683)盛大发售!管理费率0.15%/年+托管费率0.05%/年均为全市场同类产品费率最低一档。一键打包科创行业,力争全方位捕捉趋势性行情,挖掘科创板贝塔收益。
2025年1月,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简称:科创综指,指数代码:000680.SH)正式发布,该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1)科创综指是天生的“全收益指数”,将指数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当中,从而更全面地分享指数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收益机会。
(2)科创综指是表征科创板的综合类指数,综合类指数产品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
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头部ETF产品正在逐渐向综指类产品倾斜。根据对美国市场规模最高的前20只ETF的统计,头部产品中已有39%属于综指产品。
科创综指定位于综合指数,科创综指成分股数量及市值对科创板的覆盖度均超过97%,可谓一键打包布局科创板,捕捉板块整体成长Beta。
科创综指成分股在各市值区间均有一定分布,不仅涵盖了市值前列的行业龙头,还延伸到一些市值相对较小、但具有成长潜力的“小而美”企业。截至2025年1月8日,科创综指成分股总市值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20.48亿和46.38亿,与科创板全市场基本一致。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综指的行业集中在以科技、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兴成长行业。相较于科创50指数,科创综指单一行业集中度更低,整体分布更为多元均衡。
数据来源:Wind,日期截至2025/1/8。以上行业仅供示例,不代表基金持仓,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从成分股来看,科创综指前十大成分股汇聚优质科技龙头企业,主要来自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合计占比24.92%。前十大成分股总市值都在650亿以上,所属公司品牌优势突出,科研实力雄厚,在硬科技企业中有较强的核心资产特征。
数据来源:Wind,日期截至2025/1/8。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示例,不代表基金持仓,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从研发投入来看,科创板研发费用率较其他主流板块遥遥领先,“硬科技”成色十足。
历史长期业绩有优势:科创综指由于受市值风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多数时间内能够明显跑赢其他科创板指数。
数据来源:Wind,区间为2019/12/31-2024/12/31。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历史走势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分年度来看,2020年、2021年科创综指表现较好,连续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和科创50;2023年科创综指涨跌幅-7.66%,优于沪深300和科创50。相比科创50,科创综指在下跌时更加抗跌,例如2022年,2023年科创综指下跌幅度均小于科创50指数。
数据来源:Wind,区间为2020/1/1-2024/12/31。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当前科技板块热点可谓应接不暇,单单春节后,Deepseek、低空经济、基因测序等热点百花齐放,电子、算力、软件、医药、新能源轮番上涨。“选哪个板块?板块行情还在吗?”成为热衷科技板块投资者常面对的问题。
科创综指覆盖了15个中信一级行业,权重占比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子(43.95%)、医药(15.32%)、机械(11.28%)、计算机(10.1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7.64%),囊括了科技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不仅降低了单一行业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冲击,也确保了投资者不会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下因为“押错赛道”而缺席。
数据来源:Wind,日期截至2025/2/10。以上行业仅供示例,不代表基金持仓,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科创综指的发布弥补了科创板块没有综合类指数的缺失,投资者无需受限于原有的规模指数,在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之间纠结,而可以通过科创综指一键便捷分享科创板整体的成长Beta。
从市值分布上看:科创50和科创100的高市值权重相对更大,科创200覆盖的小市值公司较多。而科创综指不仅涵盖了市值前列的行业龙头,还延伸到一些市值相对较小、但具有成长潜力的“小而美”企业。在当下不同市值风格轮动,科创板规模指数轮番占优的背景下,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市值风格对指数表现的影响。
从行业分布上看:科创综指既不像科创50主要集中于电子,也不像科创100、科创200偏重于医药;科创综指在行业覆盖度上也更广,力争不错过每一个潜在的前沿行业机会。
(1)科创板的硬科技属性与当下的时代背景高度契合,是经济转型期的破局关键
科创板设立于2019年,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肩负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速科技创新的重任。
回溯2009年设立的创业板,在中国上一轮经济结构转型之际承担了便捷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使命。当时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方兴未艾,创业板在2012年国内经济触底回升、并购和新产业趋势发展的共振之下,开启了一轮长达2年多的单边牛市。
如今的科创板同样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从ChatGPT的横空出世,到国产DeepSeek惊艳全球,AI技术引领新质生产力,成为新一轮经济转型期的破局关键。2024下半年,伴随国内经济筑底企稳,三中全会再次重申“新质生产力”战略发展的大方向,叠加海外降息预期的不断升高,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机器人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代表的产业趋势,有望引领国内科技周期率先逆转。
美东时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一系列关税制裁、科技制裁政策正在路上。而特朗普政府对华科技制裁的升级,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进程。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大国博弈背景下,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而言,提升中国在当前产业链当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安全可控势在必行。
科创板上市企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契合科技强国的时代发展特征,自设立以来便得到了政策资源的大力倾斜。2024年来,国内重要会议多次传递出以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并持续给予政策支持。从新“国九条”、“科八条”到三中全会,政策扶持举措凸显了科创板“硬科技”成色,鼓励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并服务于国家战略。
科创板重点支持六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自主可控产业链,符合国家战略方向,每一个代表性板块都蕴藏着一定的投资机会。
国产算力方向:算力基础脱钩愈发加剧,国产势在必行。当前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来到了实质提速的阶段,国内相关互联网大厂、手机厂商正加大AI方向的Capex。
AI端侧方向:由于DeepSeek的推动,AI应用领域成本降低,将加速AI在各领域的发展,从手机、AIOT、PC、人形机器人到智能驾驶,呈现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半导体国产化方向:随着中美半导体割裂从技术加深到了市场,国产驱动加强,半导体国产替代(HBM、光刻机、EDA/IP、先进制造、先进封装)相关环节也值得重视。
从政策端来看:近期多项医药和医保政策出台落地,稳定预期的同时积极支持医药创新产业发展,医药总量增长的基础扎实,市场的政策预期企稳和反转是明确趋势。医保丙类目录及商业医保的政策支持,对创新药板块行情的演绎有望起到正向催化作用。
从业绩端来看:当前业绩端的压力或已经被充分预计,考虑高基数出清、集采控费落地以及院内和消费医疗的复苏,医药板块业绩在2025年的恢复是较为确定的事件。
从估值端来看:当前医药的估值更低,连跌四年,从筹码结构、估值等维度来看都具有配置的性价比。前期市场对医保的过度担忧情绪一旦缓解,医药估值修复空间巨大。
医药行业更多的优势在于“人口老龄化加深+需求品质升级”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在国内市场的不利因素逐渐消退,政策持续发力、医院招标回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外部环境改善等种种因素影响下,2025年国内医药生物行业有望迎来反弹。
年末岁初,企业面临资金结算压力,叠加居民节前消费需求,导致市场流动性偏紧。而春节过后:1)随着资金重新回流银行系统,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机构在节后开展新的布局;2)长假期间需要面临更长时间的境外不确定性因素,春节前交投谨慎。而相较1月而言,2月A股成交额与换手率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交投渐趋活跃;3)随着3月两会临近,政策预期升温,叠加节后DeepSeek和机器人概念的发酵,市场风险偏好随之提升。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春季行情展开的驱动因素已逐渐具备,如政策基调积极、流动性边际改善、基本面逐渐修复,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成长风格有望占据市场主线)成长风格内部轮动迅速,科创综指全面
当前场内资金的关注焦点集中在“AI产业趋势”上,科创板块内部轮动上涨的特征较为明显。参照2023年ChatGPT引爆的AI行情中,算力芯片短期暴涨后,资金逐渐向应用层扩散,形成轮动。在此背景下,科创综指一键布局科创板块,有望凭借其更全面和更均衡的属性,更好地规避科技板块内部轮动风险,把握成长风格整体上行机遇!
尽管当前市场正处于交投火热的“红包行情”,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市场或仍处于慢牛的第二阶段——震荡调整阶段,短期趋势尚未明确,基本面尚未企稳,市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呈现一中“下有底,上有顶”的区间震荡格局。
在长期震荡的市场背景下,哑铃策略胜率或更高!防守端配置低波动防御性资产,反极端博弈高弹性方向。科创综指聚焦科创板核心资产,20%涨跌幅限制,一指布局电子、医药、软件、新能源等一系列新质生产力核心方向,无论是Deepseek AI产业链的催化,还是基因测序对医药板块的提振,均能给科创综指带来向上的动能。从长线逻辑来看,科创板作为我国硬科技的主阵地,在国产替代和新质生产力的长线逻辑下,或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风险提示:本产品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