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月14日,恒生指数来到22620点,已经距离2023年的高点22688点仅一步之遥。今年港股最大的悬念是能否收复过去三年的失地,也就是回到2022年的高点24965点,我们认为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开年至今,中概股以27%的涨幅领先全球,恒生科技指数24%,恒生指数13%紧随其后,而同期比特币,标普和纳斯达克的涨幅只有4%,就连火爆的黄金也只上涨了10%。
不过,更加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如果从2024年开年算起,恒生科技跑赢了黄金与纳斯达克,恒生跑赢了标普。
如果没有中国科技公司最近的爆发,大家还沉浸在过去一年多港股落后的情绪中。
大部分人把最近港股上涨归因于Deepseek震撼全球科技行业,春节电影档的破纪录表现,以及德银等外资唱多中国股票。
但实际上这次港股的转折点发生在1月14日,线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亚洲金融论坛表示要大幅提升外汇储备在香港的配置,当天我就接受了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节目的采访,我认为这是香港股市的重大利好与转折点。随后南华日报也采访了我,并进行了系列报道,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我在1月16日北京新浪的金麒麟论坛上,也建议投资者买入中国七巨头,也就是市值最大的七家公司。
实际上,我在去年12月的视频号,各个投资论坛,发布的2025年投资展望的标题都是《逆转时刻》,旗帜鲜明地看多港股与A股,也写成了文章发表在《私人银行》杂志(常见“夏春:中国制造业与出口蚕食世界,股市能否逆袭?”)。
相比这些看多的观点得到验证,我其实更想提醒大家今年美股和美债的风险。毕竟,开年至今,美股和美债都略微上涨。我认为今年美国出现股债双杀的可能性很大。
去年底的直播视频就详细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但可惜没有回放。在下面这个视频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简短地做出总结。
2024年以来,美国七巨头等权重表现涨幅77%,比恒生科技的市值权重表现高了30个百分点。但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中芯国际这十家公司组成的十豪侠的同期等权重表现已经超越了美国七巨头。
要知道这张图比较的还只是截止到2月12日的表现,算上最近两天的表现,中国十豪侠的领先幅度就更大了。
今年以来,十豪侠里面有四家的涨幅超过了中概股和恒生科技指数,中芯国际上涨57%,阿里巴巴53%,比亚迪41%,小米31%。
虽然港股这一波行情来得迅速,但如果从2023年开始算起,港股与美股的表现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未来缩小差距的空间仍然客观。下面的视频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分析框架。
我所在的上善资本集团,结合金融投资的理论与多年的实践,研究出全球独一无二的五因子投资公式,即投资的累计收益受到当前估值因子,未来估值因子,股息率因子,盈利成长因子与投资时间因子的影响。
对不同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可以组合成深度价值投资、巴菲特芒格价值投资、趋势投资、高质量投资,费雪林奇成长投资、深度成长投资等不同策略。我们主要采取的是红利三击策略,既赚股息红利,又赚盈利增长,还赚估值扩张。
在过去两年,我们在香港市场主要配置高息股,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接下来,我们会在港股采取哑铃策略,也就是均衡配置科技股和高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