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决定,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乒乓球混合团体项目,同时男、女双打将取代男、女团体,重新成为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届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将产生六块金牌,尽管比起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的五块金牌,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金牌数增量不大,但中国乒乓球队想要在洛杉矶奥运会续写包揽全部金牌的荣光显然面临着不小挑战。
从长远看,混合团体项目进入奥运会是乒乓球项目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乒乓球作为正式项目首次亮相,设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四个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项目取代双打,强调集体荣誉。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之前,乒乓球项目一直保持四个比赛项目。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混合双打项目首次亮相,进一步推动了性别平等。从金牌数整体变化史的角度来看,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变化较为紧密地贴合项目变化发展潮流。
这一特征同样也适用于本次项目变化,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就表示,混合团体项目入奥“与我们对这项运动充满活力、包容的未来愿景高度契合”。混合团体项目最初是在2021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由瑞典乒协首次正式提出;2023年12月,首届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在中国成都隆重举办。两届混合团体世界杯采用创新赛制,这一创举也在推动各协会水平均衡发展、塑造乒乓球竞争新格局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经历两届比赛的实践,各协会对这一新项目的赛制有所适应,这为混合团体入选洛杉矶奥运会创造了条件。
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变化不仅需要结合项目整体发展趋势,每次具体规则的变化也有着较为现实的考量。在乒乓球奥运会历史上,牵扯到规则变化的变化有六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将女双名额从一对增至两对;2000悉尼奥运会不强制双打选手从单打运动员中挑选;2004雅典奥运会强制规定男双、女双同协会必须同区,不得回避;2008北京奥运会取消男双、女双比赛,改为男团、女团;2012伦敦奥运会将男单、女单名额从各三人削减至两人,且改为团体赛前开打;2020年东京奥运会新增混双项目,且各队最多只允许一对组合参加。
尽管就最终结果而言,混合团体比赛的悬念明显小于男团、女团,因为在当今乒坛的所有队伍中,国乒不但最强、而且男女发展最均衡,因此更能在混团比赛中如鱼得水。
以在首届以及第二届混合团体世界杯中国乒的表现为例:在首届混合团体世界杯中,国乒在半决赛与决赛先后遭遇东亚劲敌日本队与韩国队,半决赛国乒与日本队展开鏖战,在王楚钦/孙颖莎输掉混双、樊振东输掉男单的逆境后,国乒在女单、女双、男双比赛中发力,最终以8比5取胜;而在与韩国队的决赛中,国乒以8比1大胜韩国队,成功夺冠;而2024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混合团体世界杯上,国乒则在半决赛、决赛以两个8比1横扫罗马尼亚队和韩国队轻松卫冕。
对比2024釜山团体世乒赛里中国女团遭遇的两次险情(小组赛3比2逆转印度、决赛3比2击败日本)、男团半决赛险些被淘汰(3比2逆转韩国)的团体赛夺冠难度,国乒在混合团体这一项目上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如今混合团体入奥,国乒的集团优势被大幅度强化,在洛杉矶如愿拿到首块混合团体奥运金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对于国乒而言,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男双、女双两个项目替代男团、女团入奥。近年来,外协男双、女双组合已多次在世界赛场上战胜中国队主力,以最新一期国际乒联世界排名为例:女双赛场,两个日本组合(横井咲樱/大藤沙月、桥本帆乃香/佐藤瞳)依旧是排名前两位,积分分别是4115分和2980分,国乒组合王艺迪/孙颖莎、钱天一/陈幸同、王曼昱/蒯曼位列三到五名,积分分别为是2900分/2525分/2175分,距离榜首还有较大积分差距;男双方面,法国队的勒布伦兄弟组合以4100分排名世界第一位,日本队的户上隼辅/篠塚大登以3434分排名第二,另一对日本组合张本智/松岛辉空以2500分排名第三位,而排名最高的国乒组合梁靖崑/王楚钦位列第四,积分为2280分。
在三个双打项目中,国乒在男双、女双项目中并不具备混双项目中孙颖莎/王楚钦、蒯曼/林诗栋这样的王牌组合,而随着孙颖莎和王楚钦在这一奥运周期专注于单打赛场,难以分配给双打赛场更多精力,国乒在男双、女双两个项目上的相对劣势或将进一步放大。
好在离洛杉矶奥运会还有三年调整、准备时间,国乒需要在本周期适应奥运项目变化,及时调整部署应对将要到来的挑战。